资讯中心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李克强同志逝世李克强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李克强同志,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追求进步。1974年3月起,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2月起,李克强同志先后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1993年3月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考虑和安排团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998年6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共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12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辽宁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提出并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民生工程,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卫生方面工作。他协助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同月起任国务院党组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完善宏观调控,注重预调微调,注重定向调控。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01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又一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并担任国务院党组书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进、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同志还先后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在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和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新冠疫情发生后,李克强同志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李克强同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李克强同志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3月,李克强同志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定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李克强同志永垂不朽!
2023-10-28 10:39:58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吹风会要点:●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此次国债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关于增发国债资金规模和投向增发国债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资金规模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资金投向主要用于8个方向:第一,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第三,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第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第五,是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第六,是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第七,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第八,是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关于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在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一是中央承担还本付息。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二是今明两年安排使用。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三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四是单设转移支付项目。为保持预算年度间衔接,将参照以往做法,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为保障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将加强资金的全流程监管:一是纳入直达资金机制。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二是开展常态化资金监管。财政部将充分发挥各地监管局属地优势,组织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专门制定监管方案,明确监管任务要求,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压实地方监管责任。财政部将督促各地将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关于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此次增发国债对项目主要有哪些要求?一是符合规划或实施方案。此次国债优先支持“十四五”规划,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的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以及地方重点规划中明确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实际需求,避免超标准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满足投向领域要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应符合此次国债资金支持范围,精准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对于在建项目,要求各项手续完备。对于新开工项目,要求前期研究论证比较充分、具备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能够尽快开工建设,特别是一些急需项目能够在明年汛期前建成投用。对于部分前期工作较为复杂的重大项目,原则上也不得晚于明年6月底开工建设。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国债主要安排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项目,更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质量,在开工前对地质条件、生态风险、工程难度、建设方案、群众需要等研究到位,避免仓促上马,导致建设实施中遇到重大困难问题,造成资金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工期,甚至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问题的出现。四是资金需求与建设进度相匹配。项目的国债资金需求要根据国债资金支持标准,结合项目建设进度合理提出,确保资金拨付到位后能够尽快投入使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在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方面,如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一是抓紧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抓紧与教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审计、气象、林草、地震、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和央地协作,统筹做好国债项目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组织做好项目筛选。抓紧组织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梳理报送一批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快推进国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地方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能在今明两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四是着力抓好监督管理。通过在线监测、现场督导等方式,加强对国债项目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施,恢复和提升受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
2023-10-27 10:42:28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决定免去李尚福的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职务,免去秦刚的国务委员职务,免去王志刚的科学技术部部长职务、任命阴和俊为科学技术部部长,免去刘昆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蓝佛安为财政部部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12、13、14号主席令。赵乐际委员长主持闭幕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62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毛里求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的决定、关于批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处及其人员、成员国代表特权与豁免公约》的决定、关于加入《国际航标组织公约》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经表决,免去李尚福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会议经表决,任命刘少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闭幕会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讲专题讲座,赵乐际委员长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讲座。
2023-10-26 10:43:30
●《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等130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习近平同志围绕基层治理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等130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023-10-23 10:45:33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在全党大兴调研之风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路径,促进川西高原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19日,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在阿坝州马尔康市、九寨沟县、松潘县开展农业农村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基层防疫人员和农牧民群众送技术、送物资,深入开展布病、包虫、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培训和兽医实验室建设指导,提升基层防疫人员、农牧民防疫知识和防控技术水平。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主任阳爱国出席活动,阿坝州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陪同。在阿坝州动物疫控中心开展兽医实验室建设指导座谈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发放实验室防护物资,提醒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意识,做好布病、包虫、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杜绝事故隐患。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阿坝州实验室人员专业技能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能力水平,为川西高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前往阿坝州马尔康市、九寨沟县、松潘县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培训会,省动物疫控中心主任阳爱国一行和牧民、养殖户进行深入交流,现场宣传讲解牛、羊等畜禽疫病防控知识、免疫驱虫和基础疾病治疗等实用技术,并及时解答了农牧民群众提出的养殖健康问题,强调了布病、包虫、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的重要性。此次活动期间,累计现场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若干,为防疫知识进藏区、进高原、进基层提供了物质保障,切实提高了人畜共患病群防群控和源头防控能力水平。
2023-10-23 10: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