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我部修订了《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等19个检疫规程,制定了《马属动物屠宰检疫规程》、《鹿屠宰检疫规程》、《动物和动物产品补检规程》。现将上述检疫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农业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等4个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0〕20号)、《农业部关于印发〈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4个动物检疫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0〕27号)、《农业部关于印发〈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及〈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0〕33号)、《农业部关于印发蜜蜂检疫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0〕41号)、《农业部关于印发〈鱼类产地检疫规程(试行)〉等3个规程的通知》(农渔发〔2011〕6号)、《农业部关于印发〈犬产地检疫规程〉等3个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1〕24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兔屠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医发〔2018〕9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通知》(农牧发〔2019〕2号)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强化动物检疫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20〕22号)的附件《水貂等非食用动物检疫规程(试行)》同时废止,此前关于动物检疫的相关文件规定要求与新的检疫规程不一致的,按照新的检疫规程执行。附件:1.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2.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3. 家禽产地检疫规程           4.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5. 犬产地检疫规程           6. 猫产地检疫规程           7. 兔产地检疫规程           8. 水貂等非食用动物检疫规程           9. 蜜蜂产地检疫规程           10.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家畜产地检疫规程           11. 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           12. 鱼类产地检疫规程           13. 甲壳类产地检疫规程           14. 贝类产地检疫规程           15.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           16. 牛屠宰检疫规程           17. 羊屠宰检疫规程           18. 家禽屠宰检疫规程           19. 兔屠宰检疫规程           20. 马属动物屠宰检疫规程           21. 鹿屠宰检疫规程           22. 动物和动物产品补检规程                                      农业农村部                                         2023年4月1日附件请点击右侧查看:附件.pdf
2023-04-04 12:50: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为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着眼大局、加强协调,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推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一要加强系统设计。统筹种养业、上下游各环节,系统设计先行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整体推进源头减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环畅通。二要聚集资源力量。利用好现有农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先行区集聚,合力推进,发挥整体效应。三要健全协同机制。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沟通,推动先行区与周边地区共建共治,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流域协作推进机制,做到目标同向、力量同汇、措施同聚。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3年3月28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制定本方案。一、重要意义建设先行区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目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已创建128个先行区,引领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在新阶段,依托先行区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十分必要。(一)探索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模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环节多、领域广,需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要发挥先行区综合平台优势,改变分行业、分专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办法,促进流域统筹、行业协同、措施一体。(二)探索整体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工作机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有效支撑。要发挥先行区要素集聚优势,汇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等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探索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路径。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复杂,需综合施策。要发挥先行区技术集成优势,创制一批优质安全、高效适用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产品和装备,实现治理技术由单项突破向集成组装转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为主攻方向,以模式探索、机制创新、技术集成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提效力,集聚要素增动力,区域联动聚合力,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带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二)推进原则系统设计、统筹推进。统筹种植业、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设计方案,整体推进源头减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环畅通,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性。突出重点、聚力推进。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立足各先行区不同生态类型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聚合力量、突破难点,分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模式,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集成模式、创新推进。把科技创新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动力,分环节、分生态类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单项突破和整体治理兼顾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整体防治水平。健全机制、协同推进。建立部门协同、行业联动、全域统筹的工作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先行区集聚,调动政府、企业和农民等积极性,实现目标同向、力量同汇、措施同聚。(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在先行区率先建成一批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基地,创新一套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引领带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投入品使用减量增效。科学施肥施药技术集成应用,统配统施、统防统治服务模式普遍推行,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5%以上。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秸秆、农膜和畜禽粪污收集、储运、利用体系逐步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快构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7%以上。生态循环模式初步形成。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更加紧密,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广,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三、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综合防治(一)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建立健全主要农作物氮肥施用定额管理制度,引导农民把施肥量控制在合理区间。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高效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发展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生物固氮,打造新技术、新肥料、新装备“三新”集成配套典型,推进化肥多元替代。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应用高效节约型施药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措施,促进农药减量。持续推进养殖粪污减量排放。改造提升畜禽养殖、节水清粪等设施装备,减少畜禽粪污产生量。加快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尾水排放。(二)推进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加快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应收尽收、就地利用、高值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建制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推进固体粪便轻简化堆肥、液体粪污贮存发酵,支持购置施肥机和田间贮存、输送管网等还田利用装备,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先行区,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分区域、分作物推进秸秆科学还田,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发展秸秆饲料青(黄)贮、膨化等,有序发展秸秆成型燃料、热解气化等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基质、育苗基质等。加强农膜回收利用。在农膜用量大的先行区,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健全农膜回收激励机制,推进地膜专业化回收利用。分类处置废旧农膜,支持建设废旧农膜加工利用设施。(三)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末端治理。治理农田退水。重点在南方水网区和河套灌区的先行区,因地制宜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充分利用农田周边退养鱼塘、废弃坑塘建设生态湿地,构建农田退水排放生态缓冲区,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氮磷物质。治理养殖尾水。在水产养殖量大的先行区,推行复合人工湿地、“三池两坝”、池塘底排污等尾水处理方式,发展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实现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科学合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推行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污水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建设生态处理设施,探索推进生活污水与畜禽粪污、厕污、农产品加工废水等协同治理。(四)推进农业生态系统循环畅通。构建大中小循环相衔接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促进农户内部小循环。推广应用“猪—沼—果(菜、茶)”、“稻渔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推行种养配套生产,发展庭院循环经济。促进种养产业中循环。完善秸秆收集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节点工程设施,培育种养配套、秸秆还田、粪肥施用等服务组织,畅通种养循环链条。促进社会层面资源利用大循环。完善绿色加工物流、清洁能源供应、废弃物资源利用等基础设施,推动多种形式的产业循环链接和集成发展,加快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种养循环体系。四、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要素投入(一)推动资金集聚投入。财政资金统筹支持。鼓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节水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农膜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向先行区倾斜,集中投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重点环节。建立健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农膜回收处理成效与财政支持挂钩的激励机制。金融资本创新投入。推行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贷联动,鼓励将先行区符合条件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谋划储备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对适合社会资本投资的项目,纳入农业农村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二)推动科技集成应用。搭建创新平台。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创新作为先行区先行先试重要任务,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农业绿色发展专家顾问制度,力争每个先行区建设一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创新平台。创新绿色技术。加快精准施肥用药、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全链条组装推广一批绿色生产技术模式,为先行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技术服务。推进转化应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探索“科研院校+项目+龙头企业”、“项目+基地+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加快绿色技术模式熟化转化,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整体解决方案。(三)推动主体集合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引导企业参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推广、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能力。壮大绿色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应用绿色技术、绿色品种,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纳入先行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等培训内容。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培育多种类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废弃物集中收集等专业化服务。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运营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地膜处理、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四)推动数字集约赋能。建立数据台账。优先支持开展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先行区建设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全过程数据监测,及时了解水土气生废等农业资源底数,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应用数字技术。将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结合,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进行全程精细化管理,提升防治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协调小组作用,加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统筹,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先行区要发挥好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细化实施方案,强化政策创设,加强督促指导,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二)强化试点示范。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选择一批先行区率先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快探索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路径和工作机制。2023年在沿江11省市、沿黄9省区各选择1个先行区,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实施开展先行探索。其他省份视本省实际,有条件的可自行选择1个先行区开展探索。(三)强化监测评价。以先行区为重点,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制度,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用薄膜残留、秸秆回收利用等关键领域监测。开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将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四)强化指导服务。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对开展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先行区进行常态化指导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解决技术难题。及时总结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开展宣传推介,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业绿色发展良好氛围。
2023-03-30 12:54:03
近期生猪生产情况如何?生猪市场供应有什么变化?下一步养殖场户要如何安排生产?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  问:当前生猪生产供应形势怎么样?   答: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产能充裕,猪肉供应和消费同步增长,亏损有所减轻。  生猪生产方面,当前产能略高于调控目标上限。据我们监测,今年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43万头,同比增长1.7%,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243万头,相当于正常产能调控目标的105.9%。能繁母猪存栏量虽然略高于产能调控上限,但从动态变化看,过剩的产能正在有序回调,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比1月份下降了0.6%。  市场供应方面,今年1、2月份生猪出栏合计同比增加1.6%,市场供应相对宽松。但受餐饮业恢复、学校复课的带动,户外消费和集团消费回暖,猪肉消费逐步增加,2月份以来猪价已持续回升。据我们监测,3月份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5元,同比上涨23%,但还低于成本线。目前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约100元。春节后是猪肉消费淡季,2009年以来的15个年头,大多数年份春节后养猪都是亏损的,只有4个年头没亏损。去年同期亏300多元,相比之下,今年亏损情况还要轻一些。  问:后期生猪市场供应趋势预计会如何变化?   答:最近一年多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100万头的合理存栏量之上,产能基础稳固,仔猪供应和出栏肥猪也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新生仔猪情况看,2022年9月—2023年2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3.5%,且各月同比增幅逐月增加,预示未来半年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现在消费还处于淡季,预计最近一两个月猪价短期内将低位震荡,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  特别要说明的是,近期有一些媒体和市场机构根据个别地区的调查,炒作生猪疫情牟利套利,误导养猪场户,请大家一定要警惕。据我们监测,目前全国生猪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母猪淘汰率处于正常范围,而且母猪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后期市场上不会出现个别人所说的供应紧缺。今年1—2月,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了8%,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5%。同时,前两个月的全国猪饲料产量增长4.9%,这些数据都说明生猪生产是稳定增长的。  问: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对养殖场户安排生产有何建议?   答: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以“赌行情”的心态补栏增养,这种情况在2021年已经出现过,一些养猪场户怀疑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盲目相信个别机构的信息炒作,在下半年都陷入了亏损。  在这里,建议广大养猪场户:一是不要盲目压栏,该出栏的肥猪一定要及时出栏,以免造成“肥猪更肥”、猪肉供应增加更多,价格还是起不来。二是不要盲目增养母猪,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还略高于合理水平上限,猪圈里是不缺母猪的。三是要做好防疫工作,春季是生猪疫病高发期,要切实抓好隔离、清洗、消毒、免疫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亏损的时候更不能放松防疫,否则就不是亏损那么简单了,甚至会“全军覆没”、“颗粒无收”。  问:在稳定生猪生产方面,农业农村部接下来有哪些打算?   答:去年12月份开始,我们就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殖场户应对春节后的养殖亏损,稳住生猪正常产能,特别是反复提醒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生猪、不压栏,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仔猪腹泻等常见病防控。配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第一批冻猪肉收储工作,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抓住时机增加商业储备,稳定生猪生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引导养猪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紧盯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督促地方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措施,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组织好春季集中免疫,加强非洲猪瘟等猪病的监测排查,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猪肉储备调节,促进市场供应平稳。
2023-03-30 12:52:38
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农牧发〔2021〕29号)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建设与评估工作。经养殖场自愿申请、市级建设评估和推荐、省级检测和现场评审,确定成都市等6个市(州)的17个养殖场为第三批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请各地按要求做好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管理,强化对养殖企业监管和指导,做好对净化场的现场检查与样品抽检等相关年审工作,督促企业科学合理开展自查自检,不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附件:第三批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名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3月7日附件第三批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名单序号市(州)省级净化场名称养殖场名称场址经纬度1成都省级羊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净化场成都蜀新黑山羊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宝鼎村1、8、9组30°33′16″N,104°46′47″E2省级羊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净化场四川天地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信义简州大耳羊原种场)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施家镇信义村三组30°18′54″N,104°42′35″E3省级禽白血病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韩场社区园区路14号30°34′44″N,104°4′21″E4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成都市旺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牟礼种猪场)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固驿街道迎祥村17组30°20′25″N,103°38′'7" E5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成都远大中实猪业有限公司成都市蒲江县鹤山街道白塔村三组86号30°14′32″N,103°34′38″ E6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巨星农牧观胜种猪场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观胜镇池塘村11组30°42′41″N,103°39′24″E7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彭州市金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市彭州市丽春镇东风村八组30°58′ 41″N,103°49′ 7″E8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邛崃巨星农牧有限公司冉义种猪场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街道园林村23组30°25′39″N,103°38′42″E9达州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四川省丽天牧业有限公司永进种猪场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宝井寨村6社31°19′15″N,107°05′21″E10眉山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四川省眉山万家好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松江种猪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丁塘村3 组29°57′15″N,103°47′46″E省级猪瘟净化场11绵阳省级牛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净化场绵阳市安州区鸿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江池村五组31°58′52″N,104°48′01″E12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四川古川藏黑猪育种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武都镇豆坪村四、五、六组31°50′10″N,104°46′33″E13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四川正大畜牧有限公司(雷公山种猪场)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白云镇长春村、石台乡元包村31°72′68″N,105°10′56″E14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三台新希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西平种猪场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三圣村十三组31°03′49″N,104°83′97″E15自贡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自贡德康畜牧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贡市荣边镇尖山村2组29°16′08″N,104°38′21″E16南充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阆中大北农桥楼养殖场阆中市桥楼乡洛阳村3组31°42′44″N,105°44′12″E17省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四川佳信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浸水寨村8组30°49′24″N,106°24′13″E
2023-03-16 19:43:35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3年第10周(2023年3月6日—3月12日,下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2.06(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0.36个点,同比高0.32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4.46(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0.47个点,同比低0.03个点。  猪牛羊肉价格略有下跌,鸡蛋价格小幅上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0.96元,环比跌0.1%,同比高14.7%。鸡蛋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0.34元,环比涨1.5%,同比高16.7%。  二、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  1.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环比下跌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小麦和玉米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1278美元、247美元和233美元,环比分别跌4%、4%和1%,同比分别低28%、45%和21%;国际棉花指数(SM级)每磅100.16美分(每吨2208美元),环比跌1%,同比低26%;泰国100%B级和5%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周均价每吨分别为482美元和468美元,环比均跌1%,同比分别高11%和12%。  2.棕榈油、大豆和食糖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马来西亚棕榈油荷兰鹿特丹港到岸周均价每吨997美元,环比涨1%,同比低49%;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为561美元,环比涨1%,同比低10%;国际糖料理事会原糖周均价每磅20.46美分(每吨451美元),环比涨1%,同比高7%。
2023-03-16 15:33:18
川农函〔2023〕113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农办牧〔2023〕7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3月13日四川省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兽药残留超标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动物源细菌耐药风险,按照《四川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我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行动目标坚持集中整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日常监管与规范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系统检查指导畜禽养殖用药情况,依法严厉打击使用原料药、化学中间体、人用药品、“自家苗”、假兽药等违法行为,有力整治超范围用药、超剂量用药、超时限用药、用药记录不规范等违规行为,有效落实兽用处方药制度、休药期制度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用药行为。二、行动任务(一)整治违规销售原料药等行为。以原料药、兽用疫苗经营企业为重点,随机调取产品出库信息并追溯核实购买对象有关情况,通过核查兽药二维码追溯信息,督促经营企业压实追溯责任,及时上传兽药出库销售去向信息和购买对象信息。发现将原料药销售给畜禽养殖主体、未按温湿度要求存储运输疫苗、未按规定上传入库出库信息、原料药拆零销售、拆零销售最小销售单元等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二)整治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夸大疗效等行为。各级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以兽药经营企业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检查经营门店和库房、养殖场兽药库房,随机抽查陈列或存储的兽药产品,重点核查产品标签说明书,发现以下违规行为,一律严肃查处。一是以中药材为主要成分、标示为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凡标注了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的,依法按假兽药处理;二是未标注生产日期、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未标注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依法查封扣押,现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含有兽药(药物)成分的,按假兽药处理;三是标明的适应症(作用用途、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标注兽药成分的种类、名称与兽药标准不符的,依法按假兽药处理;四是不标明有效成分的,不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产品批号的,依法按劣兽药处理;五是标注的用法用量与批准内容不一致的,不标明或者更改休药期的,依法按有关规定处理。(三)整治兽药使用记录不规范等行为。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畜禽诊疗单位、乡村兽医为重点,检查养殖档案、诊疗记录和用药记录等,核对兽用处方笺信息是否完整、准确,督促落实好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聚焦兽药通用名称、产品批准文号、休药期等关键信息,逐项核对《畜禽养殖场(户)兽药使用记录》填写是否正确,督促指导规范填写每项记录信息,其格式按川农函〔2022〕410号文件附件3执行。调取养殖主体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出具信息,核对兽药使用与承诺内容是否一致;发现未建立使用记录、填写信息不规范等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四)强化规范用药宣传教育。以养殖场(户)、乡村兽医等为重点,通过基层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规范用药宣传教育,让广大养殖者和兽医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知识、理解政策、付诸实践。结合各地养殖实际,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团,深入畜禽养殖一线,指导规范用药和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号召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积极参与“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公益接力行动,鼓励相关行业组织、技术联盟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普及安全规范用药技术知识,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全行业树立规范用药的良好风尚。三、时间安排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时间为2023年3月上旬至12月31日,分为4个阶段。(一)部署阶段(3月上旬至3月31日)。按照我省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分别做好宣传动员等具体工作。(二)自查阶段(4月1日至6月30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履行告知义务,将有关要求及时传达至本辖区的兽药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督促其对标整治任务开展自查。(三)检查阶段(7月1日至10月31日)。各级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标整治任务逐项进行集中排查,发现违法违规情形,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农村部有关规定处理。涉及外埠兽药产品的,应及时将违法信息通报兽药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依法严肃处理。(四)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各地及时总结基层经验做法,持续改进监管措施,推动提升畜禽养殖规范用药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做好迎接农业农村部交叉互查和抽查准备,巩固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四、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已列入国务院食安委202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强化督促指导、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二)加强技术服务。省兽药监察所要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结合养殖“减抗”技术指导,牵头成立专家服务团,帮助解决各地在实施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问题,指导基层科学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各地根据实际,成立相关专家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三)加强信息报送。各地要加强工作调度和总结,及时报送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典型案件、存在问题等情况,于12月1日前将专项整治行动总结及整治工作情况汇总表报厅饲料兽药处,汇总后按时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联系人:饲料兽药处      官艳丽,028-85593957    综合执法监督局  喻 赟,028-85564976    畜牧兽医局      刘 帅,028-85544665附件: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汇总表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人: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对象数量(个)出动监督检查人员(人次)问题处理(个)处罚有关情况兽药经营企业畜禽疾病诊疗(单位和个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发现问题问题整改案件查处货值金额(万元)罚没金额(万元)                                    
2023-03-13 10: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