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对兽用抗菌药的正确认识,不断提高兽用抗菌药使用的科学水平,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9月5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指导,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盐边县农业农村局协办的“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科技下乡活动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举行。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领导、饲料兽药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从事饲料、兽药(减抗行动)管理的工作人员,盐边县部分饲料兽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厅饲料兽药处、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省兽药监察所、省饲料工作总站有关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围绕“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 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采取现场咨询、发出倡议、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与当地饲料兽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面对面交流答疑,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向全省饲料兽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发出“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倡议”,推进科学、规范、安全使用兽用抗菌药;现场赠送《兽药安全使用知识手册》《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知识》《兽药真伪识别和安全识别手册》《兽用疫苗安全使用知识手册》等科普图书500余册,全面提升全行业兽用抗菌药使用的科学水平。下一步,四川将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产好药、卖好药、用好药、少用药”的目标,全面开展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督促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新版兽药GMP和GSP规范,促进养殖场(户)严格落实科学规范安全用药要求,确保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保持下降趋势,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2023-09-08 11:22:29
www.cvma.org.cn 2023-09-08为促进“同一健康”理念在人畜共患病防控领域应用,加强人医、兽医两部门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提高我国基层人畜共患病整体防控能力,我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于2023年8月30日-9月1日在山东青岛举办了“同一健康在重要人畜共患病防控领域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地坛医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以及部分省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数十位专家进行授课,详细讲解了布病、炭疽、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在人畜间的流行形势、诊断与监测、防控策略与措施、疫情处置等方面内容。参训学员针对本地区“同一健康”良好实践经验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与分享,现场观摩了青岛市莱西市“汪汪行动”乡村行系列活动,观看和学习了青岛市犬只狂犬病“城乡同步”免疫经验和成果,现场为青岛市7个区县和当地群众赠送狂犬病防控宣传科普材料,帮助和支持农民群众做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来自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部分市县的32名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信息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09-08 11:04:31
9月3日至5日,农业农村厅在盐边县委党校举办了全省饲料兽药监管暨减抗行动政策法规培训班。厅总畜牧师李春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一级调研员冯梁参加培训班并授课,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伍从银、盐边县人民政府县长蒋启君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培训班采取会议、培训和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会商去年以来全省饲料兽药监测和执法情况,对全省饲料兽药监管和减抗行动推进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围绕饲料兽药行业监管和减抗行动的最新政策、饲料兽药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监督检查要点、“瘦肉精”监管的总体要求、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的具体安排和减抗行动的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全面培训;开展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和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科普宣传活动。李春华充分肯定了去年以来全省饲料兽药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饲料兽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对做好今年后四个月的饲料兽药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李春华强调,饲料兽药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投入品,是保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支撑,做好饲料兽药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省饲料兽药监管人员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当前饲料兽药行业的发展态势,深入开展促进行业发展的对策性调研和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利用好调查研究的成果,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开创饲料兽药行业发展新局面,为促进饲料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领导、饲料兽药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从事饲料、兽药(减抗行动)管理的工作人员,厅饲料兽药处、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省兽药监察所、省饲料工作总站有关人员共计80余人参加培训。
2023-09-07 11:16: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为指导中小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我中心联合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组织编写了《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2023年8月7日       附件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中小规模猪场由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管理方式不够科学、技术能力相对有限等问题,非洲猪瘟发生风险大。为指导中小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技术指南。一、升级设施设备中小规模猪场可综合考虑场区位置、场内布局、养殖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升级场内设施设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病毒传入风险。(一)提升饲喂机械化水平。有条件的中小规模猪场可建小型料塔,并安装半自动化或自动化饲喂线。使用袋装料的场户,可建密闭的饲料静置库,库内加地仓和绞龙,舍内加接料管。(二)改善饮水条件。使用深井水或自来水,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浅井水。可建储水池或者水塔,方便对水体消毒。有条件的可使用无水塔自动供水器。(三)优化通风装置。可结合实际条件,安装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一侧进风,另一侧排风。猪场降温可配合使用水帘。(四)增设隔断措施。猪场外宜修建实体围墙,场内不同功能区域可用围栏等隔断。(五)实行地面硬化。宜对场内道路进行硬化。猪场门口设硬化路面,便于对到场车辆消毒。二、强化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提升猪只健康水平、维护适宜的养殖环境是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提高猪群抗病力的重要措施。(一)划分净区和污区。中小规模猪场应建立净区和污区观念,将生产区列为净区,其他区域,如无害化处理、粪便堆积、出猪等区域列为污区,可以将这些功能区相对集中,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以便实现生产管理由净区到污区的方向单向流动。生产区要将育肥猪舍放在产房和保育舍下风向,日常管理时,按照由产房、保育舍再向育肥舍的方向流动。如果要从污区到净区,应严格执行消毒措施。(二)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实行场区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尤其是生猪贩运或承运人员、保险理赔人员、技术顾问、兽药饲料销售人员等进入养殖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前3天不得去其他养殖场、农贸市场、屠宰厂(场)、无害化处理厂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场所。进入生产区进行洗澡换衣换鞋,可充分利用生活区淋浴室,满足三段式洗浴(一次更衣、淋浴、二次更衣)要求。进入生产区需做好鞋消毒。(三)物资入场静置或消毒。在猪场门口或者生活区内设置物资消毒静置间,对物资进行消毒液浸泡或者静置。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烘干设备。冬季、雨季可根据养殖量储备一定数量的饲料、兽药(含疫苗)、易耗品等必要物资,减少物资进场频次。不采购和食用非本场猪肉及与猪肉相关的熟食、火腿、风干肉、水饺、方便面等猪肉产品。(四)限制外部车辆进场。避免运猪车、饲料运输车、病死猪收集车、粪污收集车、私人车辆等外来车辆进场。养殖场宜配备拉猪、拉料、运输粪污、运输病死猪的内部专用小型车辆。结束作业后,应及时对车辆及所经道路进行清洗消毒。(五)做好引种和出猪管理。自繁自养是中小养殖户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确需引种的应选择信誉好的集团猪场集中引进猪只。非全进全出的养殖场户,在生猪进场后,应饲养21天确定健康后,再混群饲养。隔离饲养期间,防止人员、工具、物品等在健康舍和隔离舍之间交叉。销售猪只时,禁止场外销售人员进入猪舍选猪。可在养殖场围墙边上选择适当位置(距大门一定距离)建立出猪台,出猪台连接外部车辆的一侧,应向下具有一定坡度,防止粪尿、雨水向场内方向回流。出猪台及附近区域、赶猪通道应硬化,便于冲洗、消毒。出猪台应安装挡鼠板,坡底部应设置排水沟等。出猪后,立即对出猪通道和出猪台的地面进行消毒。(六)确保猪只营养。要定期查看料槽、料斗,确保不缺料,保证猪只自由采食,仔猪料槽添加最大量不超过料槽容量的1/3,少喂勤添。不饲喂霉变饲料。每天定时清理料槽,避免饲料残留。在季节交替、温度骤变、高温高湿、环境变化等猪只容易应激时,可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抗菌肽等,提高猪群抵抗力。(七)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要定期检查储水桶水量是否充足,水管是否有损坏、漏水等现象,水嘴是否能正常使用,水压流速是否满足猪只需求。定期清洗储水桶、消毒饮水设备,消毒时要卸下饮水嘴、饮水器、接头等,进行充分清洗后浸泡消毒。(八)防止冷热应激。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减少猪只应激反应。进入猪舍时通过感受舍内氨气味,判断通风状况。自然通风猪舍,冬季开窗时要注意打开所有窗户,打开的大小以人站在舍内窗户前感受不到风速为标准,防止贼风、穿堂风。机械通风猪舍,采用排风扇定时抽风,抽风时段应保证对温度影响控制在2℃以内。气温低时,可加装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暖风炉等,确保产房和保育舍温度。定期维护保养供电和保暖等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九)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要每日清扫猪粪,防止粪便堆积。定期清扫猪舍,防止猪栏、围墙、水管和料槽等积存尘土。要采取驱蚊蝇措施,可定期喷洒杀虫剂,使用蚊香或在舍内悬挂捕蝇灯和粘蝇贴。及时清除场内积水,防止蚊蝇幼虫孳生。在实体围墙安装挡鼠板、场内定期投放鼠药,防止鼠害。三、提升技术能力要了解非洲猪瘟强弱毒株的传播特点,能够识别病毒传播的高风险点,科学实施消毒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一)了解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主要流行毒株为基因Ⅱ型强毒株,也存在自然变异弱毒株流行。要根据病毒特性、传播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1.临床症状。强毒株感染:感染猪表现高热,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发红至发绀,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等症状。强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弱毒株感染:感染猪临床症状不典型,可出现采食量下降、体表发红、皮肤坏死、肺炎等症状,妊娠母猪表现群体性流产和死胎比例升高。弱毒株感染病死率低,但病猪隐性带毒并间歇性排毒,猪场精准清除困难。2.病毒传播特点。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和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猪,也可通过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中污染饲料、饮水、泔水、栏舍、车辆、器具、鞋靴、衣物等,间接感染健康猪。3.主要感染途径。健康猪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感染,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污染的针头、使用污染的精液配种感染。健康猪吸入附着病毒的粉尘和气溶胶也可发生感染。(二)科学进行消毒灭源猪场可每周开展2~3次预防性消毒,消除病原污染。1.消毒剂选择。非洲猪瘟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含氯类、含溴类、过氧化物类、卤素类、碱类、醛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等常用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应根据消毒对象、污染程度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人员洗手可使用碘制剂、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等;脚踏盆、消毒池可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车身消毒可使用戊二醛、复合酚、过硫酸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环境消毒可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空栏消毒可选择过氧化物、烧碱等;带猪消毒可选择碘制剂、过硫酸氢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饮水消毒可选择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饮水管道消毒可使用二氧化氯、过氧化物、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生产用具可使用醛类、复合酚、烧碱等。猪场应定期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2.消毒方式。圈舍、地面、墙面常用喷洒、喷雾消毒,地面、墙面若无易燃物,可使用火焰消毒;室内空气常用喷雾消毒;器具、衣物等物品常用浸泡消毒,耐高温物品、金属围栏可使用火焰消毒,耐高温、高湿的器具、纺织品可煮沸消毒;密闭环境常用熏蒸消毒。3.消毒方法。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正确实施消毒操作。注意将墙壁、地面、器具等表面的污物彻底清除后再进行消毒。消毒顺序应按照从里到外,即由猪舍内到猪舍外、生活区再到场区外的顺序依次消毒,防止交叉污染。低温环境下,可适当加入氯化钠、甘油或其他防冻剂以防结冰。部分区域的消毒方法参考如下:环境消毒:场区道路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脚踏盆、消毒池: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400浓戊二醛等消毒。烧碱和复合酚类2~3天换1次,浓戊二醛1~2天换1次。猪舍消毒:猪舍走道、出猪台等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空栏消毒可用2%烧碱等。带猪消毒可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猪舍熏蒸可按说明书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车辆消毒:空车可用1:200浓戊二醛、1:400复合酚等冲洗车辆。高风险时期用20%二氯异氰尿酸钠1:500稀释溶液冲洗。车辆内部可用臭氧熏蒸消毒。饮水消毒:可用二氧化氯消毒,作用1小时,二氧化氯浓度根据说明书添加;或每吨水添加5克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小时。物资消毒:烘干消毒在60℃~70℃保持30分钟,消毒物品之间要留有空隙,避免堆叠,确保热空气流通。浸泡消毒可用1:500过硫酸氢钾溶液,15℃条件下浸泡1小时以上。物品表面擦拭可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消毒。疫苗等有储存温度要求的兽药,拆掉外层纸质包装,使用消毒剂擦拭后置于冰箱储存。衣服、拖鞋等清洗干净后用沸水蒸煮10分钟以上;或1:500过硫酸氢钾浸泡1小时以上。人员洗手:可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或1:10000二氧化氯溶液消毒。病死猪排泄物:可往病死猪及分泌物污染区域撒漂白粉作用2小时。四、做好其他疫病防控(一)做好疫苗免疫。对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可采取疫苗免疫预防。猪场要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制品,可在国家兽药基础数据查询平台APP,查询疫苗合法的批准信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免疫注射应一猪一针头,防止人为传播疫病。要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储存疫苗,保证免疫切实有效。免疫时尽可能采取联合免疫方式,减少免疫次数。(二)用好保健措施。对格拉瑟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副伤寒等常发细菌病,在特定阶段预防性用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三)日常勤巡查。做好日常巡视排查,注意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发病猪只,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并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消毒。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023-09-02 11:09:15
2020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多轮疫情,累计导致2亿多只家禽死亡或被扑杀。秋冬季节,候鸟迁徙频繁,疫情由境外传入我国的风险增加。同时,秋冬季节也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禽群呼吸道疫病的高发期。各地要指导养殖场户落实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平稳。一、夯实免疫屏障从监测情况看,当前我国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主要为H5N1亚型(2.3.4.4b分支)和H5N6亚型(2.3.4.4h分支),以H5N1亚型毒株为主,我国使用的H5+H7三价疫苗对于流行毒株可以提供完全保护,当前疫情风险点主要在于基础免疫落实不到位。各地要结合秋防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做实疫苗免疫,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于开展“先打后补”的,要加大抽检力度,确保免疫效果。对于春防不合格场点,候鸟迁徙路线地区以及发生过人感染病例地区要强化免疫接种和免疫效果评价,筑牢免疫屏障。二、加强风险监测候鸟迁徙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候鸟主要迁徙路线、迁徙停歇地、繁殖地、越冬地和集中分布区域的家禽重点进行临床巡查,加大抽样监测的覆盖面、比例和频次,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隐患。要加强与当地林草部门的协作,了解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情况,掌握候鸟异常发病和死亡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加强水禽监测,及时发现变异毒株,切断病毒从野鸟经水禽传播给家禽的传播链条。三、管控重点环节活禽市场是禽流感病毒污染的主要环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活禽市场管理,督促市场经营者严格落实“1110”制度(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要因地制宜制定辖区内活禽经营市场禽流感监测方案,对活禽经营市场出现的死亡禽只,要采样检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做出风险预警。要充分利用市场电子显示屏、广播、宣传栏、手册等形式,加大防控禽流感的宣传力度,增强市场工作人员、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科学防范意识。四、严格疫情报告处置一旦发现禽类有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科学规范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做好疫源追踪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追踪溯源,消除隐患。坚持疫情举报核查,收集疫情线索,识别风险,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信息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09-02 11:07:01
分享到:   按照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要求和部署,8月28日下午,省动物疫控中心党总支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厅主题教育第十一指导组组长李春华总畜牧师一行到会指导。会前,总支委员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论党的自我革命》等书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深刻查找问题、剖析原因,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本次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会上,中心总支书记、主任阳爱国通报了中心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及往期各类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代表中心领导班子从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作对照检查发言,班子成员和总支委员逐一作对照检查发言,实事求是地谈问题找差距,讲党性不讲私情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指导组对本次组织生活会开展情况进行了点评,认为中心的组织生活会准备充分,班子及班子成员对照检查扎实,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肯到位,达到了扯袖、红脸、出汗的目的。李春华要求,中心要以本次组织生活会为契机,持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调查研究及成果转化做实做细;抓好班子建设,带好队伍,用制度管人管事,立足长远,顾全大局,集思广益,推动动物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8-30 11:17:51
杨云彦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将人畜共患病防控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林草局、国家疾控局,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我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与林草、疾控等部门沟通协作,将人畜共患病防控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重要组成,共同研商防控政策,联合部署防控工作,深入推进源头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一、关于将人畜共患病防控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我部会同海关、林草、疾控等部门,修订印发了《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制定出台了《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和《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了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牛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要求,不断加强源头防控。联合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全国会议,部署推进布鲁氏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任务。定期通报疫情信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国内外疫情流行态势,研究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强化形势会商和措施联动,不断推进人畜共患病一体防控。国家林草局加强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发布实施了《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指导各地妥善应对异常情况。二、关于加快建立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系统目前,我国建立了由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组成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强化人畜共患病监测预警。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指导落实监测任务。综合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应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全面研判疫情形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完善监测体系,制定细化辖区内的监测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落实监测任务,按要求规范上报动物疫情和监测信息。国家林草局发布实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搭建了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年均上报野生动物异常信息10万余份。三、关于补齐人畜共患病监测能力短板我部积极推进实施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体系,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可开展病原学检测,绝大多数市级、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血清学、病原学检测能力。我部明确了禽流感、牛海绵状脑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包虫病、血吸虫病、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国家参考实验室,以及部分人畜共患病的国家专业实验室,着力加强监测预警,开展疫苗、诊断试剂、检测技术等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支撑。各级林草部门自2010年起,分步骤实施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年均采样监测3万份。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加强与林草、疾控等部门协作,进一步强化人畜共患病信息共享、防控会商和措施联动,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共同推进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农业农村部   2023年8月23日 
2023-08-29 11:10:05
www.cvma.org.cn 2023-08-07近期,华北、东北和沿海等地出现强降雨、台风、洪涝等灾害,8、9月份仍是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期,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受到影响,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增加。为有效应对灾害天气影响,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稳定畜牧业生产,提出以下技术和工作措施。(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物资储备。加强重大天气变化预判预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乡村大喇叭等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提前组织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时修补加固养殖建筑设施漏水、不牢部位。重点防范丘陵山区山体滑坡和低洼地区雨水倒灌灾害,必要时提前将畜禽转移至安全场所饲养。指导养殖场(户)贮备一定量的饲草饲料、药品及防洪设备等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主动加强与气象、交通、保险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二)强化灾后畜禽饲养管理。受灾的养殖场(户),要及时做好清理淤泥杂物,修复加固养殖圈舍。关注灾后水源地、饮水井和饮水管线卫生状况,按要求开展饮水消毒,确保饮水质量安全。饲料饲喂前应仔细检查,不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防止中毒。做好饲料营养调控,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减少应激反应。(三)全面落实消毒防疫措施。结合“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灾后动物防疫消毒制度和操作技术规程,强化工作条件保障,扎实推进灾后消毒工作。根据消毒对象,科学选择消毒药品,突出抓好灾区畜禽圈舍、屠宰场点、病死畜禽中转场所、无害化处理场、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动物疫情传播,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四)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充分发挥分片包村排查工作机制作用,加强灾区动物疫病监测排查。发现畜禽发病和死亡的,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组织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布鲁氏菌病、炭疽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动物免疫工作。结合春防检查评估结果,对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或较低的畜禽场群及时开展补免,筑牢动物防疫屏障。(五)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及时打捞收集死亡畜禽,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积极联合当地村民,组成打捞队伍,全域及时打捞收集,确保无死亡畜禽漂浮。加强死亡畜禽的运输管理,死亡畜禽运输车辆应防水、防渗、耐腐蚀、易清洗消毒,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经过人口聚居区、畜禽养殖密集区。要严格做好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农业农村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规范处理,尽可能选择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优先采用化制等方法,确因条件无法满足的,要合理选择深埋地点,规范做好养殖场地及深埋点消杀工作,严防病原外溢和污染环境。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因灾死亡畜禽。(六)加强畜产品产销衔接。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饲草料等投入品及出栏畜禽调运困难,及时发布供求和价格信息,指导做好产销衔接,畅通运输和销售渠道。组织协调附近种畜禽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对接,保障补栏仔畜雏禽供应。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优先保证饲草料、兽药、种畜禽、仔畜雏禽物流畅通,维护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市场有效供应。
2023-08-07 1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