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3年第四季度全省经济运行调度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要求,通报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第四季度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努力拼搏、苦干实干,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但也要看到,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基础高,今年四季度增长压力不小。要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加力加劲往前冲,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位,切实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重任。要着力补短板扬优势,奋力冲刺四季度。挖掘培育消费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开展“冬游四川消费季”活动,用好航班航线补贴政策,推动冬季旅游热起来旺起来,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加快把顶级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消费动能。千方百计回补外贸缺口,最大限度稳住龙头企业订单和产能,加快寻找新的增量,推动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狠抓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发展终端产业集群,着力把食品轻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产业拉起来。要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能源资源科学开发转化等重大工作,找到牵引性、撬动性工作抓手,久久为功,取得大成效。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抢抓国债增发等机遇争取最大支持,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要下决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标浙江等先进地区找差距学经验,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推动竞争性行业向民营企业全面放开。会议要求,冲刺两个月、打好收官战,要拿出冲刺的劲头,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要找准冲刺的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该稳的必须稳住,坚决防止优势指标出现大起大落,坚决杜绝发生重大风险事件;该进的必须进取,增长缓慢的指标部门、发展滞后的地区必须尽快追上进度、补齐短板。要加强调度,统筹推进,稳定预期。调度策略上,分产业精准施策,农业要尽可能补上缺口、追平全国,工业要克服困难、巩固回升势头,服务业要挑更重的担子、快马加鞭多拉快跑。调度方式上,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精准发力,建立优势产业、主导行业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关注每个行业领域前20强企业,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把问题分析透、措施找准。要严守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和政府债务警戒线,扎实做好统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出席并安排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在川企业和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记者 李淼 摄影 田为)
2023-10-30 10:37:18
10月27日,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式暨“天府粮仓”合作发展大会在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并宣布开幕。四川农博会是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三大机制性展会之一,已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农业对外开放、农业投资促进与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四川农博会与第九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共同举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的“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重要指示精神,以“建天府粮仓 促乡村振兴”为主题,设置以展示展销为主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区和以乡村体验为主的中国天府农博园展区,展现四川农业发展成就、区域农业合作成效、境内外农业科技成果和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品牌营销推广、农业招商引资,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助力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本届农博会主宾国为巴基斯坦,主题省为重庆市、浙江省,主题市为巴中市、南充市,20个国家、全国31个省(区、市)参展,参展企业达3000余家,展览面积、参展规模、国际化水平和采购商数量均创历届之最。期间,还将举办巴基斯坦国家馆开馆仪式、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优质农产品产销系列对接会、知名采购商采购说明会、西南农业农资合作发展大会等40多场活动,展会将持续至10月30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分别致辞,副省长胡云主持开幕式。成都市市长王凤朝推介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推介四川“天府粮仓”品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发布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幕式上还进行了金融助力“天府粮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重大农业农村投资和贸易采购项目签约。上午10时,黄强宣布: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开幕式前,黄强等还参观了川竹馆。省政协副主席刘成鸣,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和中国农科院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贸易促进机构代表,兄弟省(区、市)参展团、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要商协会代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政府负责同志,采购商、经销商、金融机构代表等参加。川观新闻记者 李淼 摄影 田为
2023-10-28 10:41:25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李克强同志逝世李克强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李克强同志,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追求进步。1974年3月起,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2月起,李克强同志先后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1993年3月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考虑和安排团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998年6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共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12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辽宁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提出并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民生工程,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卫生方面工作。他协助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同月起任国务院党组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完善宏观调控,注重预调微调,注重定向调控。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01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又一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并担任国务院党组书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进、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同志还先后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在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和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新冠疫情发生后,李克强同志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李克强同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李克强同志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3月,李克强同志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定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李克强同志永垂不朽!
2023-10-28 10:39:58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吹风会要点:●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此次国债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关于增发国债资金规模和投向增发国债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资金规模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资金投向主要用于8个方向:第一,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第三,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第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第五,是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第六,是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第七,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第八,是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关于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在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一是中央承担还本付息。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二是今明两年安排使用。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三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四是单设转移支付项目。为保持预算年度间衔接,将参照以往做法,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为保障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将加强资金的全流程监管:一是纳入直达资金机制。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二是开展常态化资金监管。财政部将充分发挥各地监管局属地优势,组织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专门制定监管方案,明确监管任务要求,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压实地方监管责任。财政部将督促各地将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关于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此次增发国债对项目主要有哪些要求?一是符合规划或实施方案。此次国债优先支持“十四五”规划,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的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以及地方重点规划中明确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实际需求,避免超标准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满足投向领域要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应符合此次国债资金支持范围,精准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对于在建项目,要求各项手续完备。对于新开工项目,要求前期研究论证比较充分、具备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能够尽快开工建设,特别是一些急需项目能够在明年汛期前建成投用。对于部分前期工作较为复杂的重大项目,原则上也不得晚于明年6月底开工建设。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国债主要安排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项目,更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质量,在开工前对地质条件、生态风险、工程难度、建设方案、群众需要等研究到位,避免仓促上马,导致建设实施中遇到重大困难问题,造成资金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工期,甚至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问题的出现。四是资金需求与建设进度相匹配。项目的国债资金需求要根据国债资金支持标准,结合项目建设进度合理提出,确保资金拨付到位后能够尽快投入使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在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方面,如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一是抓紧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抓紧与教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审计、气象、林草、地震、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和央地协作,统筹做好国债项目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组织做好项目筛选。抓紧组织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梳理报送一批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快推进国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地方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能在今明两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四是着力抓好监督管理。通过在线监测、现场督导等方式,加强对国债项目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施,恢复和提升受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
2023-10-27 10:42:28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决定免去李尚福的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职务,免去秦刚的国务委员职务,免去王志刚的科学技术部部长职务、任命阴和俊为科学技术部部长,免去刘昆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蓝佛安为财政部部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12、13、14号主席令。赵乐际委员长主持闭幕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62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毛里求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的决定、关于批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处及其人员、成员国代表特权与豁免公约》的决定、关于加入《国际航标组织公约》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经表决,免去李尚福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会议经表决,任命刘少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闭幕会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讲专题讲座,赵乐际委员长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讲座。
2023-10-26 10:43:30
●《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等130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习近平同志围绕基层治理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等130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023-10-23 10:45:33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根据党中央部署,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本轮巡视反馈采取集中反馈和巡视组“一对一”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9月19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中央第一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对抓好巡视整改作出部署。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金国出席会议并讲话。9月20日至22日,15个中央巡视组分别向本轮巡视的30家中管企业党组、5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党组进行了“一对一”反馈。根据中央巡视工作安排,各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通报了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并向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反馈指出,近年来,中管企业、金融企业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影响,经受考验、勇挑重担,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反馈严肃指出了国企、金融、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对肩负的职责使命认识不深刻,履职担当有差距;有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到位,风险意识不强,防控机制不够健全;有的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贯彻严的基调不力,“一把手”等关键岗位廉洁风险比较突出,“靠企吃企”问题多发,“四风”问题突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有发生;有的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待加强。反馈要求,被巡视单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决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堵漏补缺、化险挽损,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增强对“一把手”监督实效,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严肃纠治“四风”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反馈强调,要在巡视整改上较真碰硬,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传导下去、一贯到底。被巡视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一把手”是整改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对照反馈意见,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巡视发现的问题与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结合起来,与上次巡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结合起来,系统整改、一体整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整改成效体现忠诚担当。反馈要求,要压实整改各方责任,促进同向发力推动问题解决。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整改日常监督,聚焦重点问题,盯住具体人、具体事,强化实地检查,掌握真实情况,对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组织部门要结合巡视情况加强调研指导,推动解决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综合用好巡视成果,对巡视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加强日常监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巡视机构要加强统筹督促,建立完善整改工作机制,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报告。据了解,中央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2023-09-27 11:27:5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东 李淼)9月25日上午,四川省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并宣布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讲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参加。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成都市西部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建设现场,20个市(州)设分会场。活动开始前,王晓晖、黄强、施小琳等听取了全省及成都市投资运行、重大项目建设和活动现场项目情况介绍。王晓晖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现在即将进入第四季度,已经到了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要聚焦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牢把握”“四个发力”等重要要求,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做好一抓到底的实功夫,集中精力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的关键作用,以此次现场推进活动为契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牵引投资、以投资拉动增长,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结合开展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项目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出实招,着力解决好项目建设卡点、招商融资堵点、市场主体痛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黄强在讲话中指出,进入第四季度,必须以更大力度抓好项目投资工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支撑和保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加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量,全力抓好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省重点项目等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推动重大产业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做好产业项目招引落地。要尽力扭转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下滑态势,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尽快研究实施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要加快改变“钱等项目”状况,抓紧抓深抓细项目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做好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力争获得国家更多支持。要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强项目资金平衡和闭环管理,集约节约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优化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要加强项目建设监测调度,用好四季度激励政策,提升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特别要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员学习、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以本质安全水平的提高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活动,并通报全省2023 年新一批重大项目情况。成都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雅安市负责同志在主会场或通过视频连线汇报重大项目推进情况。10时35分许,王晓晖宣布:四川省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启动。此次活动现场推进涵盖省、市、县三级的重点项目1874个,总投资过万亿元。省领导陈炜、宋朝华、尧斯丹,成都市市长王凤朝,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中央在川单位、省属企业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
2023-09-26 11:36:33
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习近平发表致辞。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他们是: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和夫人阿斯玛、科威特王储米沙勒、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东帝汶总理夏纳纳、韩国总理韩德洙、马来西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和夫人诺莱妮、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和夫人维尼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及文莱苏丹代表苏弗里亲王、约旦亲王费萨尔、泰国公主希里婉瓦丽等王室代表。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习近平和彭丽媛同贵宾们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秋日漪园,水光潋滟,丹桂飘香。习近平和彭丽媛热情迎接贵宾,同他们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宴会厅内,天青长卷,如诗如画,山水登临,韵味悠扬。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习近平发表致辞。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习近平发表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指出,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我们愿同亚奥理事会和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共同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习近平强调,亚运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指出,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蔡奇、丁薛祥、王毅、李干杰、何立峰、王小洪、谌贻琴等出席活动。欢迎宴会开始前,贵宾们欣赏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致辞全文】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2023年9月23日,杭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同事,尊敬的辛格代理主席,尊敬的巴赫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和我夫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自申办以来,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全力推进各项筹办工作。我们愿同亚奥理事会和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共同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亚运会正是这一奇迹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本届亚运会报名规模、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亚洲人民对杭州亚运会的热切期盼和坚定支持。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亚运会设置了诸多富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为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舞台,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千百年来,杭州以“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享誉世界,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我曾在浙江工作多年。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现在,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为本届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为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为各位嘉宾和家人健康,干杯!
2023-09-25 11:31:56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联合相关单位研发打造的“全农码”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全农码”,可以为涉农领域各要素赋予数字身份,连接“地、人、物、财、事”,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   据悉,“全农码”是在浙江等地方实践探索基础上研发的,可以为地块、农户、农产品等农业农村各类资源、主体、产品统一赋码,全网识别、动态跟踪,实现“一码通识”;可以对接土地合同、身份信息、机构代码证、达标合格证等,完成数据全面关联汇集,扫码即可查看关联关系、关联信息、关联应用,实现“一码呈现”;可以对接各类应用中的规则,依据赋码对象正常、预警或中止的状态,对其进行绿、黄、红赋码转码,实现“一码监管”。   各省份都可依托“全农码”平台和标准规则建设本省本地区的农码,实现本域内所有要素的唯一标识、关联汇集、赋码应用,并与“全农码”之间可实现数据关联共享,进而实现全国数据的回流反馈和跨省域数据的动态跟踪。   目前,依托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全农码”已经为汇聚的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累计赋码22.76亿个。其中,已支持家庭农场一码通应用为全国16.35万家庭农场赋码,农场主可以将“全农码”张贴在自家农产品上进行宣传推广;在海南、江苏等地为豇豆承诺达标合格证赋码,开展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试点,通过建档立卡、购药用药、农事记录、检验检测、采收交易等全产业链扫码记录识别。后续“全农码”还将探索打造更多应用场景。
2023-09-25 1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