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坚持团结协作 实现更大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莫迪总理,尊敬的各位同事:感谢印度作为轮值主席国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本次会议将接收伊朗为成员国,签署白俄罗斯加入本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彰显出“上合大家庭”的生机活力。我向伊朗和白俄罗斯表示祝贺。各位同事!10年前,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0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我们秉承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优良传统,坚定支持维护彼此核心利益,成为各自发展振兴道路上可信赖的伙伴。——我们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统筹应对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共同守护地区和平和安宁,携手为地区国家发展繁荣营造良好环境。——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倡议,培育经贸、互联互通、能源、农业、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增长点,促进各国经济协同联动发展。——我们传承睦邻友好精神,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倡导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拓展人文合作,夯实各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我们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扩大本组织“朋友圈”,构建起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进步力量。各位同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我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既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信念鞭策着人们,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把牢正确方向,增进团结互信。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多年来,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始终朝着求团结、增互信、谋发展、促合作的正确方向迈进。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胸怀大局,担起责任使命,排除各种干扰,就能够维护好、实现好各成员国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要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倡导以对话消弥分歧、以合作超越竞争,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要从地区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制定对外政策。要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本地区煽动“新冷战”、制造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策动“颜色革命”,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二,维护地区和平,保障共同安全。实现地区长治久安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分歧矛盾,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筑牢地区安全屏障。要提升本组织安全合作水平,持续开展联合行动,严厉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网络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要加紧完善本组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拓展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要继续发挥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等平台作用,加大对阿富汗人道主义支持,推动阿富汗当局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走上和平重建道路。第三,聚焦务实合作,加快经济复苏。促进经济增长是地区国家的共同任务。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我们要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深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和区域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今年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各方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中方建议扩大本组织国家本币结算份额,拓展主权数字货币合作,推动建立本组织开发银行。中方愿分享市场机遇和发展经验,实施青年职业农民赋能行动,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训,举办本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本组织已经建立起多个务实领域部级会议合作机制,中方也设立了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合作平台。要积极发挥这些机制平台作用,全力破解务实合作堵点难点问题,促进本组织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多样文明和谐发展是地区国家人民的美好愿景。我们欢迎各方一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我们要继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支持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等民间机构工作,举办更多人文交流活动。未来3年,中方将向本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和3000个“汉语桥”夏令营名额,邀请100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参加科研交流。中方还将举办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等主题活动,欢迎各方积极参与。第五,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公平、公正是地区国家的一致追求。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不断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共同努力中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要支持本组织加强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以及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交往,共同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各位同事!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愿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各位同事!中方祝贺托卡耶夫总统接任元首理事会主席,愿同各成员国一道,积极支持哈方主席国工作。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上海合作组织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契合人类进步方向,一定能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谢谢大家。
2023-07-07 10:02:03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滹沱河畔,太行深处,南海之滨,雪域高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一路走来,始终不忘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光辉榜样。创造伟业的法宝——“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2023年5月,草木蔓发,万物蓬勃,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踏上雄安这片热土。第一次来雄安,是2017年2月初春时节,总书记深入核心地块,展开图纸,实地调研新城的规划。第二次,2019年1月,辞旧迎新之际,雄安正值以规划为中心向以建设为中心转变的阶段,总书记来到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鼓励建设者们“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这是雄安站(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站位于雄安新区昝岗片区,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这一次,总书记先后深入雄安站、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等地调研,明确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从战略谋划,到编制规划,再到推进建设,6年多里,每逢雄安建设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新区实地调研,同大家共商千年大计,亲自推动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抓住症结、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源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以说,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请他谈谈“施政纲领”。他笑着说,我刚刚来,还没有发言权。到时候,我是要说的。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官”为什么不着急“点火”?《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记录着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的思考和实践,他在书中道明原委:“‘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我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至理名言”。毛泽东同志开创了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之先风,他通过深入调研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对习近平同志产生深远影响。2011年面对中央党校学员,习近平同志提到,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同各界群众开调查会以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表示“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总书记提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要求各级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2022年3月,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总书记谈及毛泽东同志1941年8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强调“这些要求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2021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县的郝家桥村。郝家桥村是中共绥德地委在1943年春,经过1个多月调查研究,挖掘、树立的一个模范村。78年过去,模范村再获一份“楷模”称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总结先进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调查研究。通过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掌握第一手资料”。作风、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调研。“华航汉亚2号”货轮停靠在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码头进行装箱作业(2020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赵军 摄)冒着瓢泼大雨,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蹚着积水边走边看边问:“内地港口是不是发展潜力很大,到东南沿海的集装箱多吗?”“如何解决投资资金问题的?”……两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回望走过的路,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善用调查研究,这是他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工作方法和优秀品格。陕北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味了最苦、最难的农村生活;在正定,习近平同志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7个月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地方工作时,靠着一个“跑遍”,让习近平同志掌握了基层、读懂了中国。“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到中央工作后,基层考察调研更是占据了习近平总书记繁忙日程表的重要部分。从东北林海到边远山乡,从城镇社区到边卡哨所,总书记不避寒暑、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真情,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人工气候室内考察小站稻试验材料性状(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言传身教,继往开来。“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2019年1月,在天津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在校史馆,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诵这段话,细细揣摩:“说得好!”每一次深入调研就是一次躬行求知。唯有将调查研究这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接续传承、发扬光大,才能“知中国”更深,“服务中国”更好。讲求方法的艺术——“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2023年5月16日下午,在赴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途中,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专列停在了山西运城。山西运城盐湖一角(2021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考察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了解文物保护工作和黄河流域生态……中途停车,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总书记在忙碌的行程中“挤”出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调查研究始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一位长期在浙江工作的记者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日程表,这是2002年10月12日至2003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每天的工作行程。履新浙江省委书记后的两个多月里,习近平同志到市、县(市、区)和省直部门调研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一半,还经常利用周末到各地各部门调研。《之江新语》开篇之作便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撰写的《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文章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深、实、细、准、效——这是习近平同志为大家调研工作立下的“规矩”,也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到街上去!”1984年10月,伴随着县委书记习近平的提议,河北正定县历史上第一次问卷调查正式启动。县委书记习近平,亲自站在县城街头向百姓发放调查表。“民意调查表”,有人念出了声,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动凑到书记面前来拉话。不一会儿,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习近平同志请大家坐下聊,当场征询意见,解答问题。从设计问题到把桌子摆上街头、发放调查表,习近平同志亲力亲为、带着县委工作人员一起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30多年后,“民意调查表”从街头发到了网上。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活动开展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这是“全党全社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走,我们去跟谁聊聊。”时隔30多年,曾在正定县委工作的李亚平依然清楚地记得习书记常说的这句话。“他能接触三教九流的能人,这也是他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李亚平说。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了30年,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提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在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盘玖仁和学生们在一起(2021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发(尹明 摄)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首先是教师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缺编;其次是条件艰苦,好的老师留不住……”盘玖仁坦言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短板。“你反映的问题很实际。”总书记回应道。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每一位发言代表都进行了交流。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从2020年7月到9月,像这样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场。在田间小路、在菁菁校园、在港口码头、在科技攻关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各种场合同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听取意见,了解实情。不仅同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来信、材料、书籍了解情况、推动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2016年6月,我国考古文博界老专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和张忠培联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我们有把握地认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之无愧的见证。”他们表示,良渚遗址尽早申遗,可以在国际舞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这封信,很快有了回音。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良渚申遗从此进入快车道,“三个有利于”成为中国申遗工作的重要遵循。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在河北,熬夜看公社经济社会发展年报;在福建,下乡调研时特意找来县志、府志挑灯夜读;在浙江,仔细阅读每一份办公厅机关干部的基层调研报告,掌握“原汁原味”的基层情况;履新上海不久,就让市委办公厅找相关部门给他提供一套上海地方志……习近平同志说:“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掌握一个地方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山路蜿蜒、坡急沟深,是总书记常常念及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脱贫攻坚决战阶段“难啃的硬骨头”。这是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景观(2022年4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目前中益乡拥有中药材、特色蔬果等支柱产业。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坐飞机、乘火车、转汽车……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换乘3种交通工具,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用一天时间,从北京到山村,一路奔波,一竿子插到底,为的就是“解剖”华溪村这只“麻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剖麻雀,把问题想深、想细、想透,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解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解剖典型,又要把握全局。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太行之畔,跨越三省市,调研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上游、中游、下游,走遍沿黄9省区,为了大河岁岁安澜;黑龙江、吉林、辽宁,整体调研东三省,擘画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图景;自赣州至南昌,深入江西的企业、乡村,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课题列入考察日程……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精心选择考察调研的路线,使调查研究更加系统,决策部署更为科学。2021年5月,中原大地正值初夏。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庄稼长势。看到丰收在望,总书记十分高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周安村村民在收获小麦(2022年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4个月后,黄土高原秋风习习。陕西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山下农田丰收在望。来这里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临时叫停了车。“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家里几口人出去打工”……总书记同乡亲们拉起话来。临时停车,开展机动式调研,为的是多了解一些“时时放心不下”的情况。重视调研、善于调研、深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以“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为全党上了生动的调研方法课。解决问题的钥匙——“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会闭幕不久,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这次调研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次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目的地选在距京300多公里、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的特困村;村民家里保持原样,没有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总书记顶风踏雪访贫问苦,盘腿上炕同村民共话家常……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都要服从于此行的目的”。摸清贫困底数,扶贫才能心里有数。通过这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为阜平找到了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也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拉开了实现近1亿人脱贫奇迹的大幕。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把脉问诊察实情,开出良方办实事。在八闽大地以调研明方向——面对当地林改试点中的问题和争议,时任省长的习近平亲自到点上考察,详细了解百姓意见建议,明确林改方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由福建小山村向全国拓展。在钱塘江畔以调研解民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丽水调研时发现,因为贫困,很多农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文化水平低,工资也低。于是,他积极研究推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免费中专教育,为欠发达地区解决发展问题寻找治本之策。在贺兰山下以调研促发展——26年前,习近平同志亲赴西海固进行扶贫考察,下定决心推进对口帮扶,让“山”与“海”结下情缘。此后,又多次赴宁夏考察,根据新情况推动闽宁协作不断转型升级……一回回跋山涉水,务求察实情,大兴实干风;一程程披荆斩棘,直奔难题去,引领渡难关。2020年5月24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现场,温情涌动。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自武汉的禹诚代表发言时哽咽了,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来之前,大家委托我一定要说一声‘谢谢’!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所有支持湖北和武汉的全国人民和各界朋友们。”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幕,缘于两个多月前的一声细心叮嘱。2020年3月,正是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飞赴武汉,访医院、入社区,深入抗击疫情的“两个关键阵地”考察调研,指挥抗疫。在东湖新城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社区群众生活物资采购和供应方面有哪些困难,对随行的干部说,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民生小事,关乎抗疫大局。从生活物资供应到药品研发生产,从基层防控工作到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发生后仅半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9次实地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为装样子、不搞花架子,习近平总书记以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在河南,首提“新常态”,深刻指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山西,开出改革创新“药方”,纾解当地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破坏严重等切肤之痛,蹚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新路子;南海之滨谈育种、渤海之畔问耕地,在考察调研中反复强调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狠抓整改、紧盯落实。“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正定工作时,为督促各乡镇、各村整修校舍,习近平同志一有时间就去学校转,哪间教室是危房、危险到什么程度,都一一记录。这样的行事风格,数十年一以贯之。祁连山,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局部生态却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整改。2019年8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祁连山下,现场听取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情况汇报,语重心长叮嘱:“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先后6次针对秦岭违建别墅问题作出指示批示,推动彻底查处整而未治、阳奉阴违、禁而不绝问题。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秦岭腹地,实地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谆谆告诫:“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亲自督查,亲自“验收”。调研“考卷”里,“考”的是整改落实,是责任担当。2014年4月27日上午,北京飞往新疆的专机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桌上铺开新疆地图仔细察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1990年的一个夏日,刚刚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乘船考察。客轮桌子上,摊开一份福州市地图。每到一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让工作人员拿来地图。经年习惯凸显出总书记善谋全局的智慧与韬略。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在调研中为看似没有道路的地方探出道路,对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作出解答。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冒雨来到宁波舟山港,一路调研、一路思考。疫情冲击下,国外原材料进不来、国内货物出不去,使得这个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经济大省受到影响。“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过十几天,习近平总书记便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谋划,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历经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明确福州3年、8年、20年发展规划;几乎跑遍浙江山山水水,酝酿提出“八八战略”这一统领全省发展的总纲;2个多月连开5场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和党章修改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为新征程绘出宏伟蓝图……山一程,水一程,习近平总书记踏在中国大地上的坚实足印,串起一条条发展新路径,走出一个个事业新局面。联系群众的途径——“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能不能接地气?要做到这一点,坚持调查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岭南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调研,“了解一下党的二十大以来都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第一站湛江。沿雷州半岛南下,一直到我国大陆的最南端,他一天之内先后察看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徐闻县大水桥水库4个地方。这是在湛江市金牛岛拍摄的红树林(5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迎着朝阳出发,沐浴夜色而归,为的是多看一看当地的发展变化,了解掌握更多实际情况。“很亲切、很和蔼”“没想到总书记对海洋渔业这么了解”“问得很细致、很具体”……这是基层群众见到这位“人民的勤务员”的真切感受。“深受鼓舞,再一次受到走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这是随同考察的党员干部的心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港风光(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徐闻港是琼州海峡北岸最主要的客货运输港口,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港口。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对于调查研究的深意和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思考:“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一辆旧凤凰“二八”自行车,陪伴习近平同志穿梭于乡间田野,奔波在滹沱河两岸。正定县委当时有吉普车,但他觉得,还是骑自行车下乡好,这样可以离百姓更近,听得更真,看得更实。“县领导必须充分掌握基层情况,这样才能分类指导。”几十年后,他把自己的“县委书记经”分享给后辈。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对大家提出要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重视调查研究,不仅因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因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1983年夏天,在正定县农村的一条土路上,县委书记习近平一行人的车陷入泥泞。有干部见村民走了过来,便请帮着推车。不料,见是当官的,村民不仅不推,嘴上还骂骂咧咧。那名干部正要发火,一旁的习近平同志一把拉住他,说:“群众为什么骂人?应该反思我们自己。”这件事令习近平同志深受触动。不久后,正定县委印发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要在调查研究上狠下功夫,实现新的突破”“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改进调查研究”同样位列第一条。从“六项规定”到“八项规定”,调查研究这个“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始终是头等大事。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矿井里,同一线工人亲切合影——一张老照片,记录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长兴县长广煤矿调研的往事。那是2005年1月26日,慰问困难职工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下井看望矿工。随行的工作人员担心下矿井有风险,劝他不要下去。但习近平同志坚持要下井看望。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习近平同志弓背弯腰走了1500多米。见到正在作业的矿工,习近平同志走上前去一一握手,一一问好。他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珍爱每一位矿工的生命,让大家高高兴兴下井、平平安安回家。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曾是福建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乡亲们“就连养猪都怕太肥,不好抬出大山去卖”。游客在下党村参观游览(2022年6月22日摄)。2021年,下党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000万元。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赴下党,路走不通就砍掉荆棘过去,同村民共谋脱贫计。收录了在宁德工作期间重要讲话和文章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这样指出: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2011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聚焦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讲话,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长长的调查研究之路,“人民”二字伴随始终。2013年7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在九月会议旧址,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围坐谈心,梁家沟村民陈素梅就在其中。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这些话,让陈素梅打心眼儿里觉得“党心和民心是紧紧相连的”。2003年9月18日的一幕,浙江浦江县村民蒋星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省委书记习近平将他在浙江下基层接待信访群众的第一站选在了浦江。浦江中学会议室里,蒋星剑第一个发言,反映省道浦江段拓宽改造问题。“修路需要协调几个区县,当时浦江县财政又紧张,群众的要求一年年被搁置。习书记一边听我反映情况,一边摊开地图仔细察看,还请坐在一旁的省交通厅厅长提出解决方案,听完就当场拍了板:不仅要建,而且要建好。”蒋星剑说,“习书记的担当和亲和,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从浦江开始,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在浙江逐步推开。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大兴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2013年7月,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对高级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能不能接地气?要做到这一点,坚持调查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2015年7月,在吉林同企业职工座谈时,总书记话语真挚:“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来调研就是希望大家开门见山、一吐为快,这有利于我们听真话、接地气。”2021年3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总书记谆谆教诲:“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下,毛纳村的凉亭内,乡亲们正议农事。“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加入其中,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贵州遵义花茂村的小楼下,四川大凉山贫困户的火塘边,重庆石柱县华溪村的院子里……一个个调研座谈会开在乡野间,开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这是人民至上的深情。行程万里、调查研究,这是躬身为民的风范。(记者 霍小光 邬焕庆 张晓松 朱基钗 施雨岑 黄玥 高蕾 张研)
2023-07-07 10:00:53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滹沱河畔,太行深处,南海之滨,雪域高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一路走来,始终不忘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光辉榜样。创造伟业的法宝——“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2023年5月,草木蔓发,万物蓬勃,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踏上雄安这片热土。第一次来雄安,是2017年2月初春时节,总书记深入核心地块,展开图纸,实地调研新城的规划。第二次,2019年1月,辞旧迎新之际,雄安正值以规划为中心向以建设为中心转变的阶段,总书记来到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鼓励建设者们“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这是雄安站(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站位于雄安新区昝岗片区,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这一次,总书记先后深入雄安站、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等地调研,明确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从战略谋划,到编制规划,再到推进建设,6年多里,每逢雄安建设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新区实地调研,同大家共商千年大计,亲自推动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抓住症结、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源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以说,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请他谈谈“施政纲领”。他笑着说,我刚刚来,还没有发言权。到时候,我是要说的。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官”为什么不着急“点火”?《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记录着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的思考和实践,他在书中道明原委:“‘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我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至理名言”。毛泽东同志开创了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之先风,他通过深入调研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对习近平同志产生深远影响。2011年面对中央党校学员,习近平同志提到,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同各界群众开调查会以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表示“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总书记提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要求各级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2022年3月,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总书记谈及毛泽东同志1941年8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强调“这些要求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2021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县的郝家桥村。郝家桥村是中共绥德地委在1943年春,经过1个多月调查研究,挖掘、树立的一个模范村。78年过去,模范村再获一份“楷模”称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总结先进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调查研究。通过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掌握第一手资料”。作风、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调研。“华航汉亚2号”货轮停靠在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码头进行装箱作业(2020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赵军 摄)冒着瓢泼大雨,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蹚着积水边走边看边问:“内地港口是不是发展潜力很大,到东南沿海的集装箱多吗?”“如何解决投资资金问题的?”……两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回望走过的路,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善用调查研究,这是他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工作方法和优秀品格。陕北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味了最苦、最难的农村生活;在正定,习近平同志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7个月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地方工作时,靠着一个“跑遍”,让习近平同志掌握了基层、读懂了中国。“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到中央工作后,基层考察调研更是占据了习近平总书记繁忙日程表的重要部分。从东北林海到边远山乡,从城镇社区到边卡哨所,总书记不避寒暑、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真情,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人工气候室内考察小站稻试验材料性状(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言传身教,继往开来。“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2019年1月,在天津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在校史馆,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诵这段话,细细揣摩:“说得好!”每一次深入调研就是一次躬行求知。唯有将调查研究这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接续传承、发扬光大,才能“知中国”更深,“服务中国”更好。讲求方法的艺术——“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2023年5月16日下午,在赴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途中,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专列停在了山西运城。山西运城盐湖一角(2021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考察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了解文物保护工作和黄河流域生态……中途停车,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总书记在忙碌的行程中“挤”出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调查研究始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一位长期在浙江工作的记者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日程表,这是2002年10月12日至2003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每天的工作行程。履新浙江省委书记后的两个多月里,习近平同志到市、县(市、区)和省直部门调研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一半,还经常利用周末到各地各部门调研。《之江新语》开篇之作便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撰写的《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文章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深、实、细、准、效——这是习近平同志为大家调研工作立下的“规矩”,也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到街上去!”1984年10月,伴随着县委书记习近平的提议,河北正定县历史上第一次问卷调查正式启动。县委书记习近平,亲自站在县城街头向百姓发放调查表。“民意调查表”,有人念出了声,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动凑到书记面前来拉话。不一会儿,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习近平同志请大家坐下聊,当场征询意见,解答问题。从设计问题到把桌子摆上街头、发放调查表,习近平同志亲力亲为、带着县委工作人员一起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30多年后,“民意调查表”从街头发到了网上。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活动开展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这是“全党全社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走,我们去跟谁聊聊。”时隔30多年,曾在正定县委工作的李亚平依然清楚地记得习书记常说的这句话。“他能接触三教九流的能人,这也是他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李亚平说。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了30年,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提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在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盘玖仁和学生们在一起(2021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发(尹明 摄)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首先是教师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缺编;其次是条件艰苦,好的老师留不住……”盘玖仁坦言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短板。“你反映的问题很实际。”总书记回应道。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每一位发言代表都进行了交流。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从2020年7月到9月,像这样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场。在田间小路、在菁菁校园、在港口码头、在科技攻关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各种场合同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听取意见,了解实情。不仅同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来信、材料、书籍了解情况、推动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2016年6月,我国考古文博界老专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和张忠培联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我们有把握地认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之无愧的见证。”他们表示,良渚遗址尽早申遗,可以在国际舞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这封信,很快有了回音。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良渚申遗从此进入快车道,“三个有利于”成为中国申遗工作的重要遵循。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在河北,熬夜看公社经济社会发展年报;在福建,下乡调研时特意找来县志、府志挑灯夜读;在浙江,仔细阅读每一份办公厅机关干部的基层调研报告,掌握“原汁原味”的基层情况;履新上海不久,就让市委办公厅找相关部门给他提供一套上海地方志……习近平同志说:“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掌握一个地方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山路蜿蜒、坡急沟深,是总书记常常念及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脱贫攻坚决战阶段“难啃的硬骨头”。这是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景观(2022年4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目前中益乡拥有中药材、特色蔬果等支柱产业。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坐飞机、乘火车、转汽车……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换乘3种交通工具,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用一天时间,从北京到山村,一路奔波,一竿子插到底,为的就是“解剖”华溪村这只“麻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剖麻雀,把问题想深、想细、想透,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解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解剖典型,又要把握全局。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太行之畔,跨越三省市,调研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上游、中游、下游,走遍沿黄9省区,为了大河岁岁安澜;黑龙江、吉林、辽宁,整体调研东三省,擘画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图景;自赣州至南昌,深入江西的企业、乡村,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课题列入考察日程……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精心选择考察调研的路线,使调查研究更加系统,决策部署更为科学。2021年5月,中原大地正值初夏。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庄稼长势。看到丰收在望,总书记十分高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周安村村民在收获小麦(2022年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4个月后,黄土高原秋风习习。陕西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山下农田丰收在望。来这里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临时叫停了车。“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家里几口人出去打工”……总书记同乡亲们拉起话来。临时停车,开展机动式调研,为的是多了解一些“时时放心不下”的情况。重视调研、善于调研、深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以“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为全党上了生动的调研方法课。解决问题的钥匙——“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会闭幕不久,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这次调研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次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目的地选在距京300多公里、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的特困村;村民家里保持原样,没有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总书记顶风踏雪访贫问苦,盘腿上炕同村民共话家常……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都要服从于此行的目的”。摸清贫困底数,扶贫才能心里有数。通过这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为阜平找到了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也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拉开了实现近1亿人脱贫奇迹的大幕。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把脉问诊察实情,开出良方办实事。在八闽大地以调研明方向——面对当地林改试点中的问题和争议,时任省长的习近平亲自到点上考察,详细了解百姓意见建议,明确林改方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由福建小山村向全国拓展。在钱塘江畔以调研解民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丽水调研时发现,因为贫困,很多农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文化水平低,工资也低。于是,他积极研究推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免费中专教育,为欠发达地区解决发展问题寻找治本之策。在贺兰山下以调研促发展——26年前,习近平同志亲赴西海固进行扶贫考察,下定决心推进对口帮扶,让“山”与“海”结下情缘。此后,又多次赴宁夏考察,根据新情况推动闽宁协作不断转型升级……一回回跋山涉水,务求察实情,大兴实干风;一程程披荆斩棘,直奔难题去,引领渡难关。2020年5月24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现场,温情涌动。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自武汉的禹诚代表发言时哽咽了,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来之前,大家委托我一定要说一声‘谢谢’!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所有支持湖北和武汉的全国人民和各界朋友们。”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幕,缘于两个多月前的一声细心叮嘱。2020年3月,正是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飞赴武汉,访医院、入社区,深入抗击疫情的“两个关键阵地”考察调研,指挥抗疫。在东湖新城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社区群众生活物资采购和供应方面有哪些困难,对随行的干部说,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民生小事,关乎抗疫大局。从生活物资供应到药品研发生产,从基层防控工作到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发生后仅半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9次实地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为装样子、不搞花架子,习近平总书记以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在河南,首提“新常态”,深刻指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山西,开出改革创新“药方”,纾解当地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破坏严重等切肤之痛,蹚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新路子;南海之滨谈育种、渤海之畔问耕地,在考察调研中反复强调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狠抓整改、紧盯落实。“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正定工作时,为督促各乡镇、各村整修校舍,习近平同志一有时间就去学校转,哪间教室是危房、危险到什么程度,都一一记录。这样的行事风格,数十年一以贯之。祁连山,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局部生态却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整改。2019年8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祁连山下,现场听取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情况汇报,语重心长叮嘱:“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先后6次针对秦岭违建别墅问题作出指示批示,推动彻底查处整而未治、阳奉阴违、禁而不绝问题。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秦岭腹地,实地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谆谆告诫:“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亲自督查,亲自“验收”。调研“考卷”里,“考”的是整改落实,是责任担当。2014年4月27日上午,北京飞往新疆的专机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桌上铺开新疆地图仔细察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1990年的一个夏日,刚刚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乘船考察。客轮桌子上,摊开一份福州市地图。每到一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让工作人员拿来地图。经年习惯凸显出总书记善谋全局的智慧与韬略。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在调研中为看似没有道路的地方探出道路,对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作出解答。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冒雨来到宁波舟山港,一路调研、一路思考。疫情冲击下,国外原材料进不来、国内货物出不去,使得这个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经济大省受到影响。“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过十几天,习近平总书记便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谋划,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历经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明确福州3年、8年、20年发展规划;几乎跑遍浙江山山水水,酝酿提出“八八战略”这一统领全省发展的总纲;2个多月连开5场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和党章修改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为新征程绘出宏伟蓝图……山一程,水一程,习近平总书记踏在中国大地上的坚实足印,串起一条条发展新路径,走出一个个事业新局面。联系群众的途径——“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能不能接地气?要做到这一点,坚持调查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岭南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调研,“了解一下党的二十大以来都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第一站湛江。沿雷州半岛南下,一直到我国大陆的最南端,他一天之内先后察看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徐闻县大水桥水库4个地方。这是在湛江市金牛岛拍摄的红树林(5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迎着朝阳出发,沐浴夜色而归,为的是多看一看当地的发展变化,了解掌握更多实际情况。“很亲切、很和蔼”“没想到总书记对海洋渔业这么了解”“问得很细致、很具体”……这是基层群众见到这位“人民的勤务员”的真切感受。“深受鼓舞,再一次受到走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这是随同考察的党员干部的心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港风光(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徐闻港是琼州海峡北岸最主要的客货运输港口,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港口。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对于调查研究的深意和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思考:“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一辆旧凤凰“二八”自行车,陪伴习近平同志穿梭于乡间田野,奔波在滹沱河两岸。正定县委当时有吉普车,但他觉得,还是骑自行车下乡好,这样可以离百姓更近,听得更真,看得更实。“县领导必须充分掌握基层情况,这样才能分类指导。”几十年后,他把自己的“县委书记经”分享给后辈。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对大家提出要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重视调查研究,不仅因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因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1983年夏天,在正定县农村的一条土路上,县委书记习近平一行人的车陷入泥泞。有干部见村民走了过来,便请帮着推车。不料,见是当官的,村民不仅不推,嘴上还骂骂咧咧。那名干部正要发火,一旁的习近平同志一把拉住他,说:“群众为什么骂人?应该反思我们自己。”这件事令习近平同志深受触动。不久后,正定县委印发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要在调查研究上狠下功夫,实现新的突破”“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改进调查研究”同样位列第一条。从“六项规定”到“八项规定”,调查研究这个“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始终是头等大事。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矿井里,同一线工人亲切合影——一张老照片,记录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长兴县长广煤矿调研的往事。那是2005年1月26日,慰问困难职工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下井看望矿工。随行的工作人员担心下矿井有风险,劝他不要下去。但习近平同志坚持要下井看望。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习近平同志弓背弯腰走了1500多米。见到正在作业的矿工,习近平同志走上前去一一握手,一一问好。他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珍爱每一位矿工的生命,让大家高高兴兴下井、平平安安回家。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曾是福建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乡亲们“就连养猪都怕太肥,不好抬出大山去卖”。游客在下党村参观游览(2022年6月22日摄)。2021年,下党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000万元。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赴下党,路走不通就砍掉荆棘过去,同村民共谋脱贫计。收录了在宁德工作期间重要讲话和文章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这样指出: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2011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聚焦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讲话,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长长的调查研究之路,“人民”二字伴随始终。2013年7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在九月会议旧址,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围坐谈心,梁家沟村民陈素梅就在其中。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这些话,让陈素梅打心眼儿里觉得“党心和民心是紧紧相连的”。2003年9月18日的一幕,浙江浦江县村民蒋星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省委书记习近平将他在浙江下基层接待信访群众的第一站选在了浦江。浦江中学会议室里,蒋星剑第一个发言,反映省道浦江段拓宽改造问题。“修路需要协调几个区县,当时浦江县财政又紧张,群众的要求一年年被搁置。习书记一边听我反映情况,一边摊开地图仔细察看,还请坐在一旁的省交通厅厅长提出解决方案,听完就当场拍了板:不仅要建,而且要建好。”蒋星剑说,“习书记的担当和亲和,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从浦江开始,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在浙江逐步推开。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大兴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2013年7月,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对高级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能不能接地气?要做到这一点,坚持调查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2015年7月,在吉林同企业职工座谈时,总书记话语真挚:“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来调研就是希望大家开门见山、一吐为快,这有利于我们听真话、接地气。”2021年3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总书记谆谆教诲:“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下,毛纳村的凉亭内,乡亲们正议农事。“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加入其中,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贵州遵义花茂村的小楼下,四川大凉山贫困户的火塘边,重庆石柱县华溪村的院子里……一个个调研座谈会开在乡野间,开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这是人民至上的深情。行程万里、调查研究,这是躬身为民的风范。(记者 霍小光 邬焕庆 张晓松 朱基钗 施雨岑 黄玥 高蕾 张研)
2023-07-04 10:36:55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文堂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习近平指出,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2023-07-03 10:28:17
原标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文堂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习近平指出,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2023-07-03 10:26:32
6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厅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大会。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卿足平主持会议。会议从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天府粮仓”建设开局良好、粮食生产形势向好等7个方面,全面盘点半年来的工作成效,要求厅属各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坚持“两保一补”工作思路,讲政治、抓发展,转作风、多作为,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以政治打头阵,锤炼品格铸忠诚。要始终坚持靠实干促发展,奋进作为强担当。要始终坚持拿真心换民心,优化服务转作风。要始终坚持用清廉塑形象,牢守底线不褪色。会议还宣读了《中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关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学赛学活动获奖情况的通报》,与会领导向“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代表、厅主题教育联学赛学活动获奖代表颁发奖牌、证书,向党龄在50年以上的老党员代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三名“两优一先”代表作交流发言。厅领导班子成员,厅一、二级巡视员,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种业集团主要负责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厅主题教育联学赛学获奖人员代表等参加会议。
2023-07-03 10:06:58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文堂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习近平指出,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2023-07-01 10:38:06
分享到: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蔡奇出席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参加集体谈话。习近平首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团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更加牢固,共青团工作的方向任务更加明确,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鲜明,团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加积极健康向上,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焕然一新。过去5年,共青团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任务,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党中央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充分信任。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习近平强调,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把住方向,奋发有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要抓好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的主题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习近平强调,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习近平指出,要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广大团干部要倍加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习近平最后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支持共青团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倾注热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会上,共青团十九届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汇报了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的召开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有关考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王艺、胡百精、胡盛、夏帕克提·吾守尔、余静分别作了发言。石泰峰、李干杰、李书磊、陈文清、刘金国、王小洪参加谈话。
2023-06-27 10:41:44
6月20日,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有关情况,解读省委全会主要精神。发布会上,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秘书长陈炜从省委全会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主要特点和重要成果等四个方面作了主发布。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道平,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文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分别回答记者提问,从不同方面解读省委全会精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王忠臣主持发布会。“这次省委全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通报了省委全会基本情况后,陈炜介绍了这次省委全会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省委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激励和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突出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提供坚实支撑;对于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攻坚克难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陈炜介绍了这次省委全会的主要特点:一是体现了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政治自觉;二是体现了省委站位国家全局谋划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使命担当;三是体现了省委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远见卓识。“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省委全会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吸收和采纳。与会同志普遍感到这次省委全会成果丰硕、收获很大。”陈炜概括了这次省委全会的主要成果,他表示,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论述、对“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对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对肩负职责使命四个方面的理解把握。发布会吸引了10余家中央、省级和成都市主要新闻媒体现场报道。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经济日报等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2023-06-21 15:18:21
分享到:   4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广西、云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着力增强沿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把脱贫攻坚的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实现兴边富民。4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广西、云南调研。这是4月25日,李强考察广西凭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在广西崇左,李强来到扶绥县渠黎镇大陵村,了解当地农民增收情况,察看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项目,并看望脱贫户。他强调,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创业。李强考察了凭祥沿边产业园、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并走进相关企业了解跨境产业和贸易发展情况。他说,要优化产业园区软硬件配套,提高通关智能化水平,带动制造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在云南西双版纳,李强来到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察看沃柑、小玉米等农产品展示,并与脱贫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深入交流。他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李强考察了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详细了解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勉励他们发挥综合优势,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在深化沿边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4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广西、云南调研。这是4月26日,李强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与脱贫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深入交流。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云南省沿边地区产业发展和对外合作情况、云南省开展主题教育情况汇报。李强指出,脱贫攻坚是千年德政。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挖掘经营增收和务工增收潜力,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他强调,兴边富民关键是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同,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引进优质项目,努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李强强调,开展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确保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都有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夯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吴政隆陪同调研。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三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2023-04-27 09: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