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涉疫宠物托管中心,让宠物主人吃下“定心丸”

2022-04-14 18:09:29

王钟的 新京报

设立集中宠物托管机构,既利于对宠物进行专业照护,也能规避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


文147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王钟的(媒体人) 编辑 何睿 校对 李立军


图片
▲2022年3月6日,北京798艺术区,一只宠物狗陪伴主人用餐。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居民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接受集中隔离后,家中宠物如何照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宠物主人的心头。目前,深圳市建立全国首个面向集中隔离人员宠物的托管中心,提供观察、护理、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服务,让不少宠物主人吃下“定心丸”。


在现代城市社会,宠物对居民的陪伴作用日益凸显。在热爱宠物的居民眼里,宠物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玩物,而是无法分离的生活伴侣,甚至被当成重要的家庭成员。疫情之下,妥善照护密接者、感染者等涉疫人员的宠物,是防疫管控措施争取广泛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手段,也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水平和疫情防控的温度。


宠物是主人的个人财产,但宠物又是独立的生命,脱离了必要的喂养和看护,宠物就可能受到健康损害,甚至死亡。因此,处置涉疫人员的宠物,必须拿出积极的方法和策略,任何“不作为”都意味着给宠物带来伤害,让宠物主人权利受损。


此前,各地发生疫情时,针对养宠人群的呼声,纷纷出台各类便利措施。有的地方安排志愿者到集中隔离者住处定期喂养宠物,有的地方允许主人携带宠物前往隔离点,有的地方允许一个家庭留一个人居家隔离照顾宠物……这些办法的实施,顺应了动物伦理的文明方向,也尊重了养宠者的权利。


但是,要看到个别地方的个别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对待宠物时,仍然存在被动和消极的一面,甚至当网络曝光宠物被伤害后,有关方面才出台应对方案。实际上,战疫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隔离期间养宠问题不是新问题,早已有充分的经验遵循。因此,能否在此方面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关乎地方公共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图片▲2021年1月25日,北京大兴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两名前往集中隔离点的居民牵着自己的宠物狗。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现有研究和实践证明,防疫与养宠物并不存在必然矛盾。此次,深圳市为隔离人员建立宠物托管中心的做法,就是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疫情期间养宠问题提出的制度化方案。设立集中宠物托管机构,让“毛孩子”有了专属“保护伞”,既利于对宠物进行专业照护,也能规避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


2021年的数据显示,深圳市登记在册的犬只数量约为22万只。考虑到未登记的情况,实际养犬数目应该更高,而且还有不少人养猫或者其他宠物。这也是不少其他城市养宠潮流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如果一个城市疫情扩散范围较广,受影响的养宠家庭成千上万,单单依靠政府和社区主导建立宠物托管机构,可能无法充分满足需求。


其实,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本有不少商业宠物托管机构。因此,一旦发生疫情,也可以激活市场的力量,对商业宠物托管机构进行适当改造,以便接收涉疫宠物。如此,既能缓解养宠者的焦虑,也能减轻社会防疫资源的压力。


当前,国内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动摇,需要千方百计帮助民众解决实际问题。宠物主人已经是城市生活中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群体,宠物的健康安全,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与感受,也影响着防疫政策执行的效力。


在此意义上,深圳先行先试建立涉疫宠物托管机构,无疑是开了个好头。各地也宜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完善疫情期间的宠物照护办法,让养宠者安心,彰显城市温情,也有利于共同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