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科讯:蓝舌病研究进展摘译

2022-04-14 18:02:41

动卫中心 中国兽医发布

01

NEWS

19882019年我国牛蓝舌病

血清学流行情况险因素分析

图片
Qing-Long GongQi WangXue-Yao YangDong-Li LiBo ZhaoGui-Yang GeYing ZongJian-Ming LiXue LengKun ShiFei LiuRui Du
PMID:33634178PMCID:PMC7901971
DOI:10.3389/fvets.2020.550381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TV)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虫媒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和野生反刍动物。牛的蓝舌病与水泡病变、体重减轻、产奶量低和繁殖能力低有关,给我国畜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虽然对牛蓝舌病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多,但尚未对我国牛蓝舌病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全国性研究。本荟萃分析旨在评估牛蓝舌病的血清学流行情况和相关风险因素。
通过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共收集了19882019年发表的50篇论文。结果显示,牛蓝舌病血清流行率为12.2%5 332/87 472);20012011的蓝舌病流行率为22.5%95% CI: 1.2~58.9,高于2012年以后的9.9%95% CI: 3.3~19.4)。不同养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由放养牛的蓝舌病血清流行率(22.5%; 95% CI: 7.7~42.3)显著高于集约化养殖牛(1.8%; 95% CI: 0.0~6.7)。蓝舌病在不同种属间的血清流行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水牛血清患病率最高(39.8%95% CI: 18.7~63.0),牦牛最低(4.3%95% CI: 1.2~9.0)。动物地理分区分析结果显示,蓝舌病的血清流行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库蠓的分布呈正相关。
蓝舌病在我国牛中普遍存在。此外,与绵羊、其他反刍动物或库蠓等传播媒介接触可能会增加牛蓝舌病的血清流行率。因此,有必要对蓝舌病血清流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此外,还应实施全面、完善的蓝舌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34178/

02

NEWS

云南南部地区库蠓中蓝舌病病毒的检测

图片
Ying Liang DuanLe LiGlenn BellisZhen Xing YangHua Chun Li
PMID:33482882  PMCID:PMC7821528
DOI:10.1186/s13071-020-04518-z

库蠓是多种虫媒病毒的载体,其至少有20个种被认为是蓝舌病病毒(BTV的载体或潜在载体。云南省南部热带地区牛和山羊BTV感染率为30~50%因此,本研究对该地区潜在的BTV媒介进行了调查。
采用光捕法在云南省热带地区3采样点收集库蠓样本。根据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1DNA测序鉴定其物种,再PCRRT-qPCR检测本中是否存在BTV RNA,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感染BTV的库蠓cox1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共收集库蠓样本约6.7万份,其中748份进行了BTV检测。经鉴定,5本为BTV阳性,包括2份连斑库蠓Culicoides jacobsoni1台南库蠓(C. tainanus2依米科拉库蠓(C. imicola)。在库蠓属三囊亚属(subgenus Trithecoides)和尖喙库蠓(C. oxystoma)样本中均未检测出BTV阳性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82882/

03

NEWS

19882019年中国绵羊和山羊

蓝舌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率和风险因素

图片
Fei LiuQing-Long GongRui ZhangZi-Yang ChenQi WangYu-Han SunChen-Yan ShengBao-Yi MaJian-Ming LiKun ShiYing ZongXue LengRui Du
PMID:34492305  DOI:10.1016/j.micpath.2021.105170
蓝舌病是一种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常发于绵羊、山羊和牛。蓝舌病的特征是发热、白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卡他炎。本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蓝舌病在我国绵羊和山羊中的流行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通过检索ScienceDirectPubMed、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研究人员收集了19882019年的59篇论文。
本研究共对中国7个地区的123 982只绵羊和山羊进行了调查,采用血清学方法对绵羊和山羊蓝舌病的总流行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绵羊和山羊蓝舌病的总流行率为18.6%。华南地区蓝舌病流行率为30.3%,明显高于东北地区(4.7%)。绵羊(12.9%)和山羊(28.1%)蓝舌病流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检测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其他组的蓝舌病流行率(43.8%)显著高于琼脂免疫扩散组(15.9%)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20.5%)。此外,不同的地理因素(纬度范围、经度范围、海拔范围、平均降水和平均气温)也会影响其发病率。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蓝舌病在绵羊和山羊中广泛传播,它们接触库蠓等昆虫媒介或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增加蓝舌病的流行率。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重点持续监测绵羊和山羊蓝舌病疫情,防控疫情暴发。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492305/

04

NEWS

蓝舌病病毒非结构蛋白3NS3)和NS4

过靶向STAT1协同拮抗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

图片
Zhuoran LiDanfeng LuHeng YangZhuoyue LiPei ZhuJiarui XieDefang LiaoYongtang ZhengHuachun Li
PMID: 33486325  DOI: 10.1016/j.vetmic.2021.108986
有研究发现,蓝舌病病毒(BTV)可通过靶向Janus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通路,下调I型干扰素(IFN-I)的表达水平,抑制IFN-I信号通路。然而,单个病毒蛋白无法有效阻断IFN-I信号通路。因此,有必要探讨BTV病毒蛋白协同拮抗IFN-I信号转导的潜在机制。本文研究了BTV-1非结构蛋白3NS3)和NS4通过与STAT1直接相互作用,在抑制JAK-STAT通路中IFN-I信号通路中的协同作用。
研究发现,NS3NS4可靶向STAT1SH2结构域,抑制其磷酸化、异二聚化、核易位以及JAK-STAT通路下游基因的激活。NS3NS4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影响IFN-I诱导的STAT1磷酸化。总之,本研究证实了BTVNS3NS4参与干扰IFN-I信号通路的过程。此外,还揭示了BTV用于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86325/

05

NEWS

新疆山羊隐性感染蓝舌病病毒29

图片
Heng YangWenxi GuZhanhong LiLing ZhangDefang LiaoJianling SongBaoxin ShiJiapaer HasimuZhuoran LiZhenxing YangQi ZhongHuachun Li
PMID:33190404  DOI:10.1111/tbed.13927
蓝舌病病毒(BTV)是引起绵羊、牛和其他反刍动物蓝舌病(BT)的病原,已在全球范围内鉴定出24种血清型和几种非典型血清型。本研究从新疆玉利县1只无症状哨兵山羊中分离到一株BTV新菌株(命名为V196/XJ/2014)。通过血清型特异性常规RT-PCR和实时RT-PCR试验对其进行BTV-1~BTV-27血清型鉴定,并用BTV-1~BTV-24对照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基因组分析显示,V196/XJ/2014BTV-25~ TV-28BTV-X/XJ1407BTV-X/ITL2015BTV-Y/TUN2017的非典型血清型同组,而V196/XJ/2014的片段2VP2蛋白与其他公认的BTV血清型呈<63.4%/61.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其片段2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一个单独的“型”。结果表明,V196/XJ/2014不属于任何已报道的BTV血清型。进一步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研究表明,感染V196/XJ/2014的山羊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感染后可检测到大量的病毒扩增和同源中和抗体。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分离到一种新的BTV-29血清型,为进一步认识BTV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