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羊养殖数量的逐渐增多,羊养殖业朝着集约化和规模化迈进,羊寄生虫病仍是危害羊群健康的主要性疾病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生物学特性 脑多头蚴为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呈卵圆形或圆形,直径约为5cm。囊壁由2层囊膜组成,外膜为角质层,内膜为生发层。头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约有20~30个小钩,排成两行。
生活史 羊作为中间宿主,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中,感染后15d,平均大小仅有2~3mm。感染1个月后开始形成头节,大约经3个月可变为感染性的脑多头蚴。流行病学 脑多头蚴的分布极其广泛,呈地方流行性,2岁前的羔羊较为多发,全年都可见到因本病而死亡的羊。虫卵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自然界中可长时间保持生命力。临床症状 动物感染后1~3周,虫体在脑内移行,呈现体温升高及类似脑炎和脑膜炎的症状。重度感染的动物在此期间会发生死亡。感染后的2~7个月开始出现典型的症状,运动和姿势异常。诊断 在流行地区,可根据其特殊的临床症状、病史可初步作出诊断。当寄生于大脑皮层时,头部触诊可以判定虫体所在部位。治疗 在头部前方脑脊髓表层寄生的虫体可施行外科手术进行摘除,也可使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常见的莫尼茨绦虫有两种: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它们在外观上颇为相似,头节小,近似球形,上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虫卵内有特殊的梨形器,器内含有六钩蚴。生活史 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地螨类。羊吃草时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受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在羔羊内经过37~40d,贝氏莫尼茨绦虫在绵羊体内经42~49d均可变为成虫。流行病学 动物在牧地上最早感染莫尼茨绦虫似囊尾蚴的时间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母羊产羔时间及羔羊出牧时间有密切关系。1~2岁的幼龄羊和成年羊几乎全年可感染莫尼茨绦虫,但季节动态不明显,特别表现在3~4个月龄前的羔羊,免疫力较弱,其保护性至多不到2个月。临床症状 幼年羊最初的表现是精神不振,消瘦,离群,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进而症状加剧,动物贫血、衰弱。会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如无目的运动,步样蹒跚,有时有震颤。病死羊尸体消瘦,黏膜苍白,贫血。诊断 将患羊粪球表面的孕节作涂片检查时,可见到大量灰白色、特征性的虫卵。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减产粪便时,可发现虫卵。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便可确立诊断。治疗 治疗该病的常用驱虫药物有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丙硫咪唑、吡喹酮等,按照说明和剂量给药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生物学特性 肝片吸虫背腹扁平,外观呈树叶状,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有一呈三角形的锥状突,在其底部有1对“肩”。生活史 肝片吸虫需借助淡水螺进行发育。肝片吸虫成虫寄生于动物肝脏内,产出的虫卵会随着胆汁进而肠腔内,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下可孵出毛蚴。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浮于水中形成囊蚴,当羊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或草而遭受感染。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呈地方流行性,患病羊和带虫宿主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其可向外界排出虫卵造成饲养污染,感染健康羊群。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卧地离群,对肝区进行叩诊可听半浊音界扩大。病羊逐渐性消瘦,病羊被毛粗乱,眼睑、下颌水肿,妊娠母羊发生流产。诊断 结合具体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典型的病理变化,能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治疗 该病的治疗可选用硝氯酚、丙硫咪唑,氯氰碘柳胺钠进行给药。加强饲养环境建设 保证圈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消毒。保证圈舍内有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按照羊群的生长大小合理分群,对于粪便要要定期清理、做好驱虫工作 摸清养殖场(户)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和主要感染羊群的优势虫种,在春秋两季进行好预防性驱虫工作和治疗性驱虫。选择合理的驱虫药物进行精确剂量给药,不可长期使用某一种寄生虫药物,要轮换使用抗寄生虫药,避免寄生虫出现耐药性。提高饲喂管理措施 加强各类饲料的科学搭配,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维生素饲料和矿物质饲料要进行合理配置,不可饲喂羊群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适当可加入一些微生态制剂,提高羊只机体免疫力,增强养只的抗病性。作者:苏日娜 特木尔巴根/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